现行的中国教育还是以分数为主要考核标准,但是在现行的社会中,到底是分数重要还是拥有一个好的心理素质重要?
南开大学201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,首次增加了一个有意思的环节——“心理谈话”。比如,该校商学院的考官就设计了一些很“家常”的题目:“你认为做人最重要的是什么?”“如果面试没有通过,你会怎么办?”“你怎么看待学习上的压力?”这些问题的答案也许并不重要,目的在于通过这样的“心理谈话”,全面考查学生的心理状况和综合素质。正如担任面试官的物理科学学院李宝会教授所说:“现在的大学生非常有个性,但也容易存在心理方面的问题。一些学生从小到大基本没受过什么挫折,有时遭遇一点儿困难就可能选择放弃。在复试中尝试‘压力面试’的方法,观察学生应对压力的能力,能够更全面地了解他们的性格和能力。”
当下,我们不能不面对这样的现实:现行的教育和考试制度,在过分注重知识灌输和考试成绩的同时,却忽视了心理素质的培养与考察。常常听到家长抱怨:孩子平时成绩挺好的,一到关键考试就紧张、失常、“掉链子”。也有不少大学老师感叹:一些大学生书读了很多,求职面试时却胆怯心慌,语无伦次,屡屡受挫,难道大学培养的是“书呆子”吗?其实,这反映出来的,恰恰是学生的一种常见“心病”,也正是不为我们真正重视的心理素质问题。
在今天的大学校园里,并不缺乏心理教育的内容。心理辅导课、心理咨询师、心理干预室等等并不鲜见。但是,心理教育与疏导做得怎样、成效如何?是否结合孩子们的认知发展特点?是否遵循青少年的成长规律?是否贴近学生们的生活实际?是否做得实、做得细、做得深?是否能达到“塑造健康心灵”的目的?
不能不承认,在心理教育方面,我们与国外学校相比,的确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。20世纪三四十年代,高校心理咨询的雏形最早出现在美国大学校园里。美国政府非常重视高校心理咨询,出台相关措施,加大资金投入,到70年代,高校心理咨询成为美国高校学生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。纽约市几乎每所学校都有一个由学校心理学家、学校社会工作者、教育评估专家、学生辅导员和语言矫正师组成的心理辅助机构,为学生进行心理辅导、心理诊断、咨询、评估和干预。欧美许多高校基本按照1∶400—500的比例配备专业心理教师,实行严格的职业资格证书准入制度,逐步形成职业化培训模式。
说到底,教育是浸润心灵的事业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:“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。唯独从心里发出来,才能打到心灵的深处。”仅有心理教育的内容还不够,唯有有心人用心去做,饱含着感情去做,心理教育才能培养健康的人格,“打到心灵的深处”。
微信二维码